最近几天,很多老铁私信询问同一件事:众邮快递起网运行也有大半个月了,怎么没啥动静?618年中大促已经火热开战,众邮快递是否如期待中那样有所参与?有可能一鸣惊人吗?
关于这个问题,在昨天的付费文章中,老鬼写了一小半——“众邮、极兔或有一战”,背后的逻辑就是业务驱动下的市场之争。
今天,我们再来整体梳理一下众邮的市场逻辑、业务来源以及增量空间。
1、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
想要解锁众邮快递的业务来源,首先要了解其市场定位。3月6日,众邮快递官方发布的首份招商信息中曾明确表示:
众邮快递是一家专注于下沉市场与经济型商业发展的快递公司。依托全国覆盖的配送网络与稳健的末端服务质量,结合国内领先的互联网思维与技术,致力于成为以技术为驱动,国内性价比最优的知名快递企业。
从这个“自我介绍”不难看出,众邮想要吃的蛋糕就是电商小件。虽然这个领域已经集结了通达百丰等诸多实力雄厚的玩家,但“明知山有虎”的众邮依然选择了“偏向虎山行”。
虎口如何夺食?我们再来看一下众邮的业务定位——
1.价格定位:基于行业的产品结构差异性,专项提供高性价格方案。据多位众邮快递招商负责人透露,众邮在定价上首先“对标通达系”。说到底,前期还是靠低价来打市场。
2.产品定位:聚焦0-3KG小件电商包裹,同时提供COD、货到付款、保价等增值服务,与通达百等电商件快递巨头的主打产品可以说严重重合。
3.市场定位:为国内电商平台、微商微店、新型电商、专业市场以及散户提供快递服务。电商平台首选当然是京东,新型电商主要是抖音、快手等,专业市场主要是聚焦细分领域的垂直性电商平台,比如母婴等。
写到这里,众邮快递的市场逻辑已经很清晰,可预见的业务来源也基本浮出水面。
招商期间,众邮快递就表示:联合生态合作资源,众邮快递现拥有分拨中心180余个,干线1500余条,车辆4700余辆,三方协作网点10000家,实现全国99%的四级地址覆盖,可提供强大的网络平台支撑及稳定的时效服务质量保障。
还没“正式起网”,众邮就已覆盖全国,背后当然是京东及其强大的物流体系和资源的共享、支持。这是众邮“偏向虎山行”的勇气之源,也是其“不慌不忙”起网的底气所在。公开信息显示——
3月初,众邮广东区才开始招商,一个半月后(4月18日)才起网试行。这其中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,除了招商动静较大之外,广东区网络的运行并没有正式官宣,更像是内部测试。
5月18日,众邮快递华东区正式起网运营。至此,官方总算是“大操大作”了一番,组织了正式的启动大会。在华东网的启动会上,老鬼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:首次亮相的管理团队(部分)中,惊现不少熟悉的老面孔出现——原优速的高管或股东高管,比如彭方辉、董兵旗等。
早在众邮筹备阶段,就有传言很多老优速人和网点倾情加盟,此次彭、董两位高管的亮相,一定程度上也坐实了这个传言。
按照众邮的规划,2020年,众邮快递率先在广东全省、福建泉州,江苏苏州、无锡、常州以及上海市内起网,首批一级网点设立约400家。
截至目前,众邮在上述地区的招商活动仍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。
2、业务来源的三重想象
在当下的市场格局和环境里,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背景,想要在快递江湖起网成事,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就像极兔傍着拼多,众邮眼前最大的靠山就是京东。理清了其业务定位,众邮快递的目标市场基本上就能圈出一个大概范围了。
第一重想象:配套京喜
京喜是什么?是京东版的拼多多。
2019年9月19日,京东旗下社交电商平台京喜正式上线。三个月后,官方发布了一则成绩单:京喜已经连续一个月(2019年11月18日至12月18日)日均订单量稳超百万。
上线三个月,日均订单稳超百万,这样的业务增速,可以说非常牛了。这就是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空间。
据了解,目前,京喜已布局全国100个产业带,基于产业带提供工厂直供货品,建立起了工厂好货与用户之间的“高速公路”,依托于京东主站的品控优势,打磨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品控流程,及渗透完整购物流程体验的检验机制。正是通过这种减少了中间商赚差价、低价不低的服务保证,京喜成功切入了下沉新兴市场。
几乎可以肯定,2020年的京喜会更加可怕,平台成交额和订单量势必会迎来爆发和井喷。
目前部分京喜平台上的商品,在用户在线支付后会由第三方快递公司进行运输;如果用户选择货到付款的支付方式,则由京东物流提供服务。
从上述我们梳理的众邮快递的产品定位可以明显看出,简直就是为京喜“量身打造”。接下来,京喜平台的第三方配送业务,有望率先交给众邮;再进一步,原本,是京东物流承揽的COD等业务也有可能逐步切给众邮。
京东物流固然集齐了“七龙珠”,但七大网络的主场和优势都在一二线城市,在“五环外”群体为主导的下沉市场邮赚怎么登录,能够与京喜相匹配的物流能力,真的太有限了邮赚怎么登录,而且有可能严重掣肘京喜的进一步发展。
众邮的起网,就是迎合和满足这一持续增长的业务需求。
第二重想象:承接京东平台外部订单
京东物流平放之后,外部订单就开始成为京东物流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。中信建投证券在3月2日的研报中估算,不考虑京东商城与京东物流的内部结算、部分员工薪酬及一些费用的情况下,京东物流2019年Q3的收入规模约为400亿元,其中商家收入(外部订单收入)达160亿元,同比增长94%。随着京东物流逐步向市场开放物流业务,商家收入(外部订单收入)将进入爆发期,实现同比呈倍数增长。
2019年10月,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也曾表示,京东物流向第三方开放两年多以来,已经服务20多万家企业客户,外部订单收入增长接近8倍,占总体收入近40%。
外部订单带来的收入越来越可观,外部订单的配送业务当然也随之水涨船高。问题是,目前承接京东外部订单配送业务的,并非京东物流的自有体系,而是以第三方快递和配送商为主。
所谓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,随着众邮的起网和加入,既可以为京东物流贡献外部订单收入,同时在京东的引流下,也极有可能慢慢蚕食其他配送商的市场份额。
第三重想象:服务京东“盟友”
5月27日,京东零售与快手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双方表示,将在快手小店的供应链能力打造、品牌营销和数据能力共建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,共同打造短视频直播电商新生态。其中一个核心的条款和要约就是:
双方将进行供应链方面的深入合作。京东零售将优势品类商品提供给快手小店,双方共建优质商品池,由快手主播选品销售。快手用户将可以在快手小店直接购买京东自营商品,并能享受京东优质的配送、售后等服务。
重点在最后一句,快手小店的商家将享受到京东优质的配送、售后等服务。京东物流和京东快递的服务确实没得说,但问题是:快手小店的商家们“用得起”京东吗?
5月15日,京东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,Q1季度京东的履约费用为104亿元,较上年同期的81亿元增长29.0%。
究其背后的原因,主要是客单价的下滑。Q1期间京东日用百货商品销售净营收为525亿元,同比增长38.2%,相比于动辄几千元的电器,日用百货消费每笔只有几十元、几百元上下。
客单价下滑导致了京东物流成本上升,间接拉升了履约费。对京东来讲,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和挑战。
我们再看快手,根据火星营销研究院和卡思数据,快手直播电商中超过60%的订单价格是低于50元的,平均客单价据估算在40~50元,比拼多多还要低。按照最高物流费率10%来算,快手小店50元的客单价订单能够承受的快递费不超过5元。
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这笔账再清楚不过:京东如果用自营物流体系来承接快手电商的包裹,即使可以带来不小的业务增量,但也无法去抵消高额的履约成本。
赔本的买卖当然不能做。那该由谁来做呢?这就是众邮快递起网和存在的价值。5块钱发不了京东,但可以发众邮。
也就是说,除了配套“京东版拼多多”京喜,京东这个“大家长”又为众邮快递送上了快手这个极具增长潜力的超级大客户。
总结一下众邮快递业务来源的这三重想象,不管是现有的存量,还是未来可预见的增量,理论上的撑起一张全国网完全没有问题。
大饼就在眼前,但虎口夺食有风险,搞不好还会成为老虎的口中餐。因此,对众邮来讲,接下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去吃这块大饼。
你怎么看?
———END———
限 时 特 惠: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,一年会员只需98元,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
站 长 微 信: aj1658985874